- 醫(yī)護天地
- 您當前位置 :首頁 :醫(yī)護天地
我眼中的天使戰(zhàn)士
時間:2020-03-05 13:08:10 來源: 瀏覽:46474次
在遼陽市中心醫(yī)院,,有這樣的一支護理隊伍,她們在請戰(zhàn)書上簽上自己的名字,,她們背起行囊馳援武漢,,她們在后方防控疫情,守候生命。
1月26日, 大年初二, 市中心醫(yī)院護理部召開緊急會議,安排防疫護理工作,。護理部主任李紅霞在會上哭了, 因為沒能替自己的“兵”奔赴武漢前線支援而落淚,;因為心疼無眠無休一直工作在臨床抗疫一線的護士們而落淚。那一瞬間間,,我的 眼淚也止不住地流下來,。
當天會議結(jié)束, 我便來到我院發(fā)熱門診進行支援, 專門接待湖北武漢回遼或其密切接觸患者的分診預檢工作,。
她們中有很多人很多天沒有回家了,,她們中有很多人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給別人照顧,,她們中有很多人愛人也在抗擊疫情的戰(zhàn)場上……
而我在寫下這文字的一刻,,卻倍感蒼白,,無論我用多么豐富的語言,也無法描繪她們每一個人為了他人忘我而行的樣子。
如果可以,,我真的希望一切重來沒有發(fā)生過,,如果可以,我想永遠看到人們健健康康的笑臉,。
我不敢再去多想,,此時我唯有和她們站在一起,打贏這場戰(zhàn)役,,方感心安,。
盡管工作起來有壓力,擔心 自己在工作中不能勝任, 害怕辜負領(lǐng)導的期望和安排,。但是看到她們,,一切已經(jīng)釋然。多年的臨床工作經(jīng)驗和擔任護士長的應急管理能力,,讓我很快地融入到發(fā)熱門診的工作中,,和大家一起全力投入到這場戰(zhàn)役中。
如果說發(fā)熱門診是作戰(zhàn)的前哨,,第一道防線,,那么這里就是持續(xù)作戰(zhàn)的地方。發(fā)熱門診需要留觀的病人,,最終都需要在這里進行系統(tǒng)的觀察治療,,而這里的所見所聞,更是讓我淚目,。
在留觀病房我見到了原 燒傷病房護士長, 疫情開始后擔任留觀病房護士長的盧珊,,兩個孩子的媽媽,她從1月21日防控疫情開始 就未休息過1天,更別說是照顧孩子家人,。愛人在市公安局工作,,也是終日忙著抗擊疫情。5歲的女兒安排在爺爺奶奶家,,9個多月的兒子送到在沈陽的姥姥姥爺那,。她每天起早貪黑在病房里摸爬滾打,籌備啟動留觀病房 ,。小到病房清潔衛(wèi)生,、門鈴指示牌, 大到所有醫(yī)護人員防護管理、防護物資審批請領(lǐng)...... 所有的工作都壓在了這小小瘦弱的肩膀上,,短短 10多天, 盧珊體重瘦了10多斤,。
留觀病房收治的都是有武漢或外地接觸史需住院隔離治療的患者,。疫情當頭, 沒有抱怨、沒有要求, 她帶領(lǐng)10多名來自臨床科室借調(diào)支援的護理團隊不分晝夜的積極應對疫情,,一起打響了這場抗疫攻堅戰(zhàn),。
被隔離的患者沒有家屬沒有陪護, 多日的隔離讓這些患者心理上也很難接受, 穿著防護服帶著幾層口罩的護士們在完成專科護理后,,還要幫忙張羅吃喝, 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,,安慰病人,進行心里疏導, 而她們常常是來不及吃上一口飯,,喝上一口水,,每天四小時一替換的工作,常常變成六小時甚至八小時,,脫下隔離服的她們嘴唇干裂, 滿臉勒痕, 喘著粗氣,讓人莫名的心疼......
在留觀病房支援的每一天,,我都感受著她們的辛勞與不易,這里有年近50歲的長者前輩,,也有尚未成家的美小護,,她們就這樣每天一心一意的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抗擊疫情的工作上,這里沒有一個人說自己有多累,,只是我從她們隨地而憩的身影上看到了疲憊,;這里沒有一個人說工作有多苦,只是我從她們與家人視頻的眼淚中看到了想念與牽掛,,她們很平凡,,平凡的沒有人能記住她們的名字,只因一個白衣天使的稱謂把她們化身為生命的使者,,而背后卻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靜默相守,。在疫情需要她們的時候卻挺身而出,無聲中撐起生命之魂,。
疫情還沒有結(jié)束, 遼陽市中心醫(yī)院護理團隊仍然戰(zhàn)斗在抗疫的前線,相信一切都會過去,,相信馳援武漢的姐妹們一定會平安歸來,。陽光總在風雨后,我們終將會戰(zhàn)勝病毒,, 迎接嶄新的一天,。